奶嘴怎麼戒?避開 2 錯誤,掌握 3 步驟,讓寶寶順利告別奶嘴!

為什麼要戒奶嘴?

奶嘴是許多寶寶從嬰兒時期就習慣的安撫工具,它不僅能幫助孩子放鬆,也與入睡、情緒安撫息息相關。然而,隨著孩子成長,過度依賴奶嘴可能會變成暴牙、影響口腔發育、語言發展、情緒調節能力、甚至影響換牙。因此,美國牙醫學會(ADA)建議 3 歲前戒除奶嘴。此外,戒奶嘴有助於孩子學習更多元的安撫方式,如擁抱、溝通或自我調節,並提升獨立睡眠能力。透過溫和的方法戒奶嘴,不僅能讓孩子更健康,還能幫助他們順利成長!

但戒奶嘴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,每個孩子依賴的程度不同,戒除方式也要依孩子的性格調整。本篇將分享合適的戒奶嘴時機,以及多種方法,讓孩子順利告別奶嘴。


何時該戒奶嘴?

家長常問:「幾歲該讓孩子戒奶嘴?」

1. 根據美國牙醫學會建議,36 個月大前戒除

美國牙醫學會(ADA)認為,奶嘴若使用過久,可能影響牙齒咬合與口腔發展,因此建議在 3 歲(36 個月)前戒掉奶嘴。台灣的牙醫大多建議2~4歲之間戒奶嘴,並且當寶寶滿2歲時就會開始積極地提醒父母。

2. 孩子的認知發足夠理解為什麼要「戒奶嘴」

每個孩子的成長步調不同,但一般來說,2 歲後的孩子開始發展因果概念,能夠理解「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」,並能接受簡單的邏輯推理。因此,2~4 歲之間,是戒奶嘴的黃金時機,父母可以透過溝通來幫助他們理解戒奶嘴的原因。

3. 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足夠應付和奶嘴告別

如果孩子仍高度依賴奶嘴來安撫情緒,強行戒除可能會導致焦慮、哭鬧甚至影響睡眠。因此,在孩子能夠接受其他安撫方式(如抱抱、毛毯、聽故事)時,會是比較好的時機來戒奶嘴。建議父母盡早培養多元的安撫手法。

4. 避免在孩子壓力大的時期戒奶嘴

如果寶寶正在適應托嬰、搬家、家中新添弟妹,或其他變動,這不是最佳的戒奶嘴時機。建議等孩子適應良好,情緒穩定後,再慢慢引導戒奶嘴。

  1. 避免太早戒奶嘴

年紀小的寶寶還需要午睡,如果貿然戒奶嘴,午睡可能會比較難入睡,尤其在托嬰/幼稚園可能會睡不著,造成下午過累情緒不穩,吃晚飯吃到睡著等等情況。3~5歲的孩子開始漸漸不需要午睡了,如果寶寶的齒列、牙床沒有變形,可以跟牙醫討論等到滿3歲再戒奶嘴,那時候就算沒有午睡,也不會導致傍晚過累大鬧,但能還是會有一些情緒波動。如果齒列和牙床已經變形了,那當然要依照醫生的建議盡早戒奶嘴。


錯誤的戒奶嘴手法

古早的戒奶嘴手法較為粗糙,並且沒有顧慮到孩子的感受,在現代的育兒風氣之下略顯不足。

1. 剪破奶嘴

剪一個小洞:家長可以在奶嘴上剪一個小洞,讓孩子發現「這個奶嘴不好用了」,但還能吸允。
逐漸加大洞口:過幾天再剪大一點,讓奶嘴變得「沒吸感」,孩子就會自然不想用了。
讓孩子自己丟掉奶嘴:當孩子發現奶嘴壞了,家長鼓勵他自己把奶嘴丟進垃圾桶,讓他覺得是「自己決定放棄奶嘴」。

✔️這個方法適合個性有彈性、配合度高、年紀小好呼弄、對奶嘴依賴低的孩子。

❌這個方式不適合自主性高、個性敏感、抗拒改變的孩子,這些孩子會因為心愛的奶嘴被家長破壞了,說不定會心懷怨恨;而且破奶嘴吸起來不一樣了,敏感的孩子會整天大哭大鬧無法正常生活、晚上無法睡覺,導致戒奶嘴失敗。

2. 直接丟掉(一刀切)

和孩子討論戒奶嘴的原因: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:「奶嘴是給小寶寶用的,你已經長大了,可以不用奶嘴了!」
找個特別的日子:可以選生日、兒童節,或任何特別的日子,讓孩子覺得「今天起,我是大孩子了,不需要奶嘴!」
全家支持:如果孩子問奶嘴去哪了,家長的回答要一致,例如:「已經送給小寶寶了」。

✔️這種方法快速,適合個性有彈性、配合度高、對奶嘴依賴非常非常低的孩子,例如睡前吸兩下吐出來,之後整晚不找奶嘴的孩子。

❌不適合個性敏感、對奶嘴依賴高的孩子。這樣的孩子會拒絕配合,並且大哭大鬧,說不定會有被遺棄、被剝奪的感受。


比較緩和的戒奶嘴方法

第一步. 讓寶寶理解戒奶嘴的好處 

在幫助孩子戒奶嘴之前,先讓他們理解為什麼要戒掉奶嘴,這樣他們會更有意願接受改變。家長可以用簡單、正向的語言,搭配具體的視覺輔助,讓孩子建立「不再吃奶嘴=變得更棒」的觀念。

用簡單易懂的語言:例如對 3 歲的小女孩,可以這樣說:「吃奶嘴太牙齒會變得歪歪的!你看,Elsa 的牙齒好整齊,因為她沒有吃奶嘴!你現在也長大了,可以跟她一樣漂亮喔!」

提供視覺對比:可以找一張整齊牙齒與暴牙的圖片,幫助孩子理解長期吃奶嘴可能帶來的影響,讓他們自己觀察差異。

強調成長的好處:告訴孩子「長大了就不需要奶嘴了」,並搭配他們崇拜的角色(如超人、公主、哥哥姐姐)來強化「不吃奶嘴更厲害」的形象,例如:「你是大孩子了,像哥哥姐姐一樣,不吃奶嘴也可以睡得很好!」

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戒奶嘴是成長的一部分,而不是被剝奪喜愛的東西,有助於降低抗拒感,讓接下來的戒奶嘴過程更順利! 

第二步. 逐步減少使用時間(漸進式方法)

如果孩子對奶嘴依賴很深,可以從「遞減吃奶嘴的時間」開始。

奶嘴回家:早上起床後,請孩子自己送著奶嘴回家,例如把奶嘴放入抽屜,眼不見為淨。

轉移注意力:如果孩子想吃奶嘴,家長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轉移注意力,或是給寶寶替代方案。

  • 提供其他安撫物: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安撫玩偶、毛毯,或是陪睡小抱枕來代替奶嘴。
  • 多陪伴與擁抱:有些孩子吃奶嘴的需求來自於安全感,因此增加親子陪伴時間,如抱抱、說故事、唱歌,能幫助孩子降低對奶嘴的需求。
  • 安排更多活動:讓孩子忙碌起來,例如玩積木、畫畫、拼圖,讓他沒時間想吃奶嘴。
  • 讓小嘴巴忙起來:和孩子 一起唱歌、聊天、吃點心,讓孩子沒空吃奶嘴。
  • 真的很需要時再把奶嘴拿出來使用,用完再送奶嘴回家。

計時法:如果非睡眠時間真的很想吃奶嘴,還是可以吃,可以遞減吃奶嘴的時間,例如從 30 分鐘減為 20 分鐘,再減為 10 分鐘,直到孩子不再依賴。

白天清醒時不用:只讓孩子在睡前使用奶嘴。

第三步. 奶嘴仙子

當寶寶白天醒著的時候不太需要奶嘴時,就能開始著手戒除睡覺時對於奶嘴的依賴。

以下方法適合 2.5 歲以上、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。透過「奶嘴仙子」的故事,讓孩子覺得戒奶嘴是一件特別又值得期待的事情,而不是被剝奪、被迫放棄。

重點一 ✨ 增加儀式感,讓戒奶嘴變成一場小慶典 ✨

奶嘴仙子說,寶寶長大了,現在是大哥哥大姊姊,不需要奶嘴了,可以把奶嘴可以送給小寶寶。接下來請你 :

參與感:家長可以邀請孩子自己去把奶嘴一個個找出來,再一個個放入小箱子。
再見儀式:收集好奶嘴後,可以一起唱 「Goodbye Song」(簡單編個旋律,例如:「再見奶嘴,謝謝你,讓我長大變厲害!」),或者讓孩子畫一張卡片,正式對奶嘴說再見。
封箱:請孩子自己在箱子上貼膠帶、貼貼紙、綁上緞帶,象徵「正式告別」。
箱子放在門口:跟孩子說:「奶嘴仙子等一下會來拿走奶嘴,送去給小寶寶們。」

這樣的過程讓孩子感受到「自己做了決定」,而不是家長強行沒收奶嘴,情緒上會更容易接受。


重點二 🎁 仙子的神祕禮物——替代安撫物 🎁

傍晚孩子發現箱子被仙子帶走了,而且仙子覺得孩子好勇改,特地留下一的驚喜禮物,以後可以抱著它入睡,適應沒有奶嘴的日子。

✅建議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,選擇適合他的東西,如一本故事書、一個特別的小燈,甚至是一條專屬安撫小被子,讓孩子有個新的「安慰來源」

✅例如:選擇孩子最愛的的Elsa娃娃、汪汪隊娃娃、Poli娃娃等等,這些卡通人物會保護孩子睡覺一整晚,讓孩子感到安心。

✅對塵蠻過敏的孩子可以選擇小被被,並且方高溫烘喜。被被最好有有孩子喜愛的圖案。


重點三 🏆 正向肯定 & 獎勵制度 🏆

孩子成功告別奶嘴後,家長的肯定與鼓勵非常重要。

語言鼓勵:當孩子第一天沒有吃奶嘴入睡時,家長可以正向聚焦:「哇,你真的長大了,這麼勇敢!奶嘴仙子一定覺得你超棒的!」

獎勵機制:可以製作「勇敢成長貼紙表」,每成功一晚沒有吃奶嘴,就可以貼一個貼紙,累積 7 天後可以換取一個小小的獎勵(例如親子約會、去遊樂場玩)。

分享成就感:讓孩子向家人「宣布」他的成就,例如打電話告訴爺爺奶奶:「我戒奶嘴了!」這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,增強他的自信心。


第三步. 奶嘴換好禮—讓玩具店老闆來幫忙!

如果你的孩子對「奶嘴仙子」沒興趣,不妨換個角色,讓孩子覺得戒奶嘴是一場有趣的「兌換活動」!這次的主角是—玩具店老闆!

故事設定:告訴孩子:「玩具店最近有一個超棒的活動,只要收集 8個奶嘴,就能換一個 POLI 娃娃(或孩子喜歡的玩具)!因為玩具店老闆需要很多奶嘴來幫助小寶寶們!」

儀式感 & 參與感:可以讓孩子準備一個「奶嘴袋」,每天慢慢放進奶嘴,當數量累積夠了,就一起開心地去玩具店兌換,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「自己努力完成的挑戰」,而不是被迫戒奶嘴。

家長提前準備:建議事先和玩具店店員溝通好,當孩子帶著奶嘴來兌換時,店員可以配合演出,例如:「哇!你真的收集了好多奶嘴,太厲害了!這是你的 POLI 娃娃,恭喜你!」

這種方式特別適合對「交換概念」比較有興趣的孩子,也能讓戒奶嘴的過程變成一場有趣的「成長冒險」,讓孩子更願意主動放下奶嘴! 🎉


🎭 孩子的不同反應——情緒平穩 or 情緒風暴?

每個孩子對奶嘴的依戀程度不同,戒除過程也會有兩極化的反應

容易戒除型(對奶嘴依賴較低):
這類孩子對奶嘴的依賴很低,或是本身較容易適應新變化,他們可能會欣然接受「奶嘴仙子換禮物」的概念,甚至充滿期待。這類孩子通常第一天晚上會滾比較久才能睡著,但是全程情緒平穩,而且睡得不錯,一周內就能完全適應沒有奶嘴的睡眠,過渡期短。

痛苦分手型(對奶嘴依賴度高):
這類孩子通常從小個性較為敏感,常常需要奶嘴安撫情緒,所以他們會把奶嘴當成「摯友」,突然跟摯友分手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,如睡前大哭大鬧鬧、焦躁、無法入睡,甚至接下來一兩周不論白天晚上都會情緒起伏大。面對這樣的孩子,家長可以:

給予更多擁抱與安撫:讓孩子知道「即使沒有奶嘴,你依然是安全的、被愛的」。
教導孩子跟情緒共處:如果孩子哭了,不要責備他,而是同理他,教她認識情緒,陪辦他,教他調節情緒。你可以說他:「我知道你很難過,想念奶嘴,這是正常的喔,媽媽小時候也會/大哥哥大姊姊也會,媽媽會陪著你,我們來唱歌/畫畫/抱抱/深呼吸/散步。」

無論是哪種反應,家長都要保持耐心與一致性,溫和但堅定地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過渡期。大多數孩子都會適應新的生活節奏,最終順利戒掉奶嘴!


總結:戒奶嘴需要耐心與愛

我幫助這麼多孩子戒奶嘴後,我的心得是,如果孩子的特質允許,從小不要讓孩子對於奶嘴過度依賴,其實從新生兒階段就要做相關的奶嘴練習了,這樣將來戒奶嘴才會輕鬆!如果你是第三孕期,或是寶寶出生6周以內,建議找酣然睡眠顧問諮詢新生兒課程。

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大了,請記得,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對奶嘴的依賴程度也不同,所以戒除方法、時程也會有所差異。最重要的是,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感受,並提供足夠的情緒支持。

無論選擇哪種方法,重點在於:
🔹 溫和引導,避免強制戒除
🔹 提供替代安撫方式
🔹 給孩子正向肯定

相信孩子一定能順利戒奶嘴,邁向更成熟的成長階段!如果寶寶在戒奶嘴的過程中遇到困難,歡迎聯繫酣然睡眠顧問,我們會把手帶著你幫助寶寶培養獨立自主的睡眠習慣。

請分享這篇文章:
Select the fields to be shown. Others will be hidden. Drag and drop to rearrange the order.
  • Image
  • SKU
  • Rating
  • Price
  • Stock
  • Availability
  • Add to cart
  • Description
  • Content
  • Weight
  • Dimensions
  • Additional information
Click outside to hide the comparison bar
Compare